索 引 號 | 1115012301170226XT/2023-00002 | 主題分類 | 其他 |
發布機構 | 舍必崖鄉 | 文 號 | |
成文日期 | 2022-12-13 | 公文時效 |
一、2022年工作總結
2022年以來,面對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風險挑戰,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圍繞各項重點工作,真抓實干、砥礪奮進,較好地完成了的各項目標任務。
(一)聚焦“五個振興”,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
2022年,我鄉聚焦創建鄉村振興示范鄉,以“五個振興”為抓手,各項工作有序推進。
1.構建新型產業體系,推進產業振興。按照縣委、縣政府確定的“牛、羊、豬、草”四大產業發展思路,全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。在牛產業方面,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正緣4萬頭奶牛第一生態牧場如期建成,引進奶牛700頭,二、三、四生態牧場順利開工建設,維牛牧業奶牛養殖基地二期項目主體建設完工,即將投入生產,草原和牛萬頭奶牛養殖基地二期建設項目如期開工。待所有項目建成后,我鄉將成為全區重要的牛奶奶源基地;在羊產業方面,15萬頭奶山羊養殖基地項目已落地開工;在豬產業方面,正大生豬、正谷生豬等項目發展勢頭強勁,現代化、規?;B殖水平不斷提升,為將呼和浩特市建成京津冀安全優質豬肉食品供應基地,保障消費者“舌尖上的安全”做出突出貢獻;在草產業方面,積極推進秸稈回收綜合利用項目,提升秸稈回收綜合利用率,真正讓草產業成為一項大有可為的項目。
2.抓住本土關鍵少數,推進人才振興。加強基層人才培養,把科學識別人才、挖掘人才、培養人才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內容,結合我鄉發展實際需要,建立起了73名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,選調生4名、“鄉招村用”事業編制人員8名、“一村一名大學生”22名在各自崗位運行良好。不斷加強專業人才培訓,根據實際需求,組織各村種植養殖大戶、技術員、合作社負責人等開展技術培訓,上半年共開展2次培訓,真正讓本土人才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。
3.培育鄉風文明之魂,推進文化振興。各村文化陣地的管理水平不斷提升,文體廣場、草原書屋、道德講堂等文化設施的惠民功能不斷強化,二人臺、扭秧歌、樂器表演等傳統文藝表演隊伍不斷壯大,群眾生活更加豐富。2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有效運轉。2022年,我鄉積極對接有關部門、企業,加大送科技、圖書、電影和政策法律等進村力度,充分用精神產品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,促進農民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。
4.加快美麗鄉村建設,推進生態振興。今年,我鄉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工作,鄉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。一是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。以“三清理、三整治、四提升”為抓手,建立起了“專片有專人,專人負專責、專責必落實”的共抓機制。與123名環衛工人簽訂協議,并為環衛工人購買人身意外保險。上半年共開展集中清理整治5次。二是嚴格落實“河長制”工作。積極使用“內蒙古河長通APP”開展巡河工作,今年以來共巡河417.17公里,按時填寫巡河記錄表和臺賬,把清“五亂”作為巡河工作的重點,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。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公路“路長制”。今年來,我們積極推進農村公路建設,已建成西營子至美羊二牧村企硬化路0.58公里和蘭家房村通村公路項目2.75公里;即將完工小甲賴村至正緣公司養殖場村企硬化路6.4公里;即將開工建設海流太村至正大種豬場村企硬化路5公里。四是林業生態建設得到加強。建立林長制,與鄉級林長、副林長、村級林長簽訂林長制責任狀,全鄉共有鄉級林長22人、村級林長24人,使用“林長制app”定期開展巡林,嚴格落實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,今年共計開展巡林928次,有效防范和應對重大林業生物災害,保護現有林業資源。
5.夯實基層黨建基石,推進組織振興。24村黨支部的“火車頭”作用發揮更加明顯,“兩委”班子成員結構更加優化,干部作風不斷轉變,干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。上半年,共建成2個“最強黨支部”,到目前,全鄉建成比例達54%,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。
(二)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
今年,我鄉繼續深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。一是對重點人群摸排識別更加精準,2022年,在第一季度“十類重點人群”摸排識別工作中,全鄉摸排214戶407人,新識別邊緣戶1戶1人,目前按照因人施策,已落實兜底保障和健康幫扶措施。在第二季度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全面排查工作中,全鄉完成一般戶排查5440戶10987人, 死亡4戶4人,標注穩定脫貧1戶2人。二是返貧“防火墻”不斷筑牢。我鄉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,全面推進“防貧保險”收繳工作,全鄉已收繳20126人,收繳比例達62.4%。三是社會兜底效果更加突出。目前全鄉享受低保政策的共計2780戶4610人、五保戶81人,享受殘疾人困難生活補貼764人,享受護理補貼454人,臨時救助32戶,高齡補貼689人,做到了應享盡享、應納盡納。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423戶,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。
(三)農牧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
今年,我鄉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,鄉政府與各村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狀,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、防止“非糧化”。全鄉種植面積穩中有增,農作物播種面積36.3萬畝,同比增長3.7%,今年建成高標準農田2700畝。農業保險工作有序推進,全鄉25.64萬畝農作物參加農業保險,投保資金達275.77多萬元。全鄉養殖大戶達500多戶,羊存欄6.9萬只,牛存欄1.8萬頭,生豬飼養量達到14.5萬頭,蛋雞飼養量達到32萬羽,御驢存欄2300頭。
(四)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
一是著力化解信訪矛盾。嚴格落實領導包案制、領導信訪接待制、首問負責制等制度,今年以來鄉、村兩級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受理矛盾糾紛85件,化解78件,化解率91.8%。沒有發生重大不穩定事件,全鄉社會秩序穩定。二是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。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,上半年,對轄區內企業、各類商店等共開展排查整治13次,排查一般安全隱患3條,已全部完成整改,全鄉生產狀況良好,未發現“散亂污”企業。三是健全完善網格化管理。全鄉現有專職網格員32名,兼職網格員121名,實現24個村全覆蓋,網格員隊伍在疫情防控、平安建設、鄉村治理等重點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四是接訴即辦能力明顯增強。我鄉共受理接訴即辦工單226件,合理訴求在規定的時限內全部辦結,辦結率100%。五是綜合執法工作成效顯著。鄉綜合執法局全面承接綜合行政執法賦權事項,對安全生產、環境保護、市場監督、國土資源等領域開展不定期行政執法檢查,執法力度不斷加強,執法整治質量進一步提升。開展明察暗訪執法行動170余次,村級林草植被毀壞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。七是全面開展自建房摸排整治工作。我們以“排查各類安全隱患,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”為目的,對全鄉自建房開展集中摸排整治工作,共摸排8246戶,沒有發現安全隱患。
(五)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準高效
今年,我們狠抓疫情防控,全面守護群眾健康。一是應急指揮體系發揮有效。始終把疫情防控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抓實抓細,應急體系始終處于激活狀態,2月份以來,面對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,高效完成9輪核酸檢測工作,無陽性檢測結果。二是聯防聯控運行高效。組織動員村“兩委”成員、黨員干部、網格員共同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,嚴格落實中高風險、境外返鄉人員摸排、青城碼查驗等工作,累計排查重點人員1169人,全力守護舍必崖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。三是全面推進疫苗接種工作。上半年,全鄉召開疫苗接種專題會25次,做到了每日調度,每周總結。全鄉第一針接種人數11930人次,第二針11750人次,第三針10070人次,能夠較快較好完成縣政府下達的接種任務。
在肯定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,當前全鄉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。鄉村振興發展思路不廣、產業發展與村集體和村民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夠緊密,村集體經濟發展后勁不足,綜治、維穩、環保等工作面臨較大壓力,部分鄉村干部不想為、不會為、不敢為、矛盾上交、推諉扯皮現象依然存在。對于這些問題,我們將高度重視,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改進。
二、2023年工作安排
2023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關鍵之年,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年,舍必崖鄉將繼續堅定信心、篤定前行,在新形勢、新階段把握住發展的主動權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按照中央、自治區黨委、市委、縣委的決策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圍繞縣委、縣政府確定的“牛羊豬草”四大產業鏈,主動開展延鏈、強鏈工作,以創建鄉村振興示范鄉為契機,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為全面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、邁好步。
為此,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。
(一)堅定不移抓鄉村建設,全面推進農業改革
——全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,加快實現農業強。一是加快人才培養和新技術培訓和應用。建立一支過硬的農牧業科技人才隊伍,加快農牧業科技推廣應用進程。抓好動物疫病防控,豬、牛、羊、禽免疫率達100%,確保農畜產品質量安全。積極鼓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經濟人才隊伍建設,增強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,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。二是加大產業基地建設支持力度。以實現工廠化、標準化、產業化養殖為目標,支持生豬、肉牛、奶牛、奶山羊產業做大做強,加快正緣4萬頭奶牛養殖項目、15萬只奶山羊養殖基地項目建設進度,爭取早日完工投產。三是完善惠農服務工作。不斷擴大農牧業保險范圍,提高農牧業抵御風險能力。落實好國家各項惠農政策,積極爭取資金,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。
——全力推進鄉村環境建設,加快實現農村美。一是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。以創建鄉村振興示范鄉為契機,抓住農村垃圾清理的牛鼻子,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,充分發揮環衛人員和公益性崗位人員的作用。二是從嚴從實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。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,落實好“河長制”“林長制”等工作,保護好舍必崖的綠水青山,堅守住好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。三是強化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工作。加強秸稈綜合回收利用,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,做好秸稈回收綜合利用各項工作,確保秸稈及時離田并高效利用。四是持續推進廁所革命。高標準完成本年度戶改廁任務,確保建一個,成一個,用一個。五是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。加強對規模養殖環境監管,引導規模以下養殖戶畜禽糞污定點堆肥、就近還田,力爭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5%以上。
——全力推進集體經濟建設,加快實現農民富。大力招商引資,助力村集體拓展收入渠道,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。鼓勵種養殖業合作社發展,帶動村民就業。要積極探索與駐村企業新發展模式,建立利益聯結機制,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,帶動村民增收致富,逐步形成“一村一品”。
(二)堅定不移抓民生實事,不斷增強人民福祉
——著力促進和諧安定。深化“平安建設”,抓好“八五”普法工作,增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、養老詐騙等能力。持續鞏固“掃黑除惡”專項斗爭成果,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,穩步提升群眾的安全感。暢通信訪渠道,變上訪為下訪,強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,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,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。
——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工作。堅持警鐘長鳴,常抓不懈,進一步做細做實安全生產工作。常態化開展“散亂污”企業排查整改工作,隨時掌握了解企業安全生產情況,及時發現糾正不安全行為,確保全鄉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。
(三)堅定不移抓自身建設,不斷轉變工作作風
打鐵必須自身硬。面對新常態、新機遇、新要求,和關鍵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,敢擔當、勇負責、真作為,努力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。
——強化政治引領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衷心擁護“兩個確立”,忠誠踐行“兩個維護”,把牢政治方向,站穩政治立場,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縣委、縣政府和鄉黨委各項安排部署。
——強化作風轉變。作風好則民心齊,民心齊則干勁足,干勁足則發展興,要不斷轉變作風,把干部擔當作為的形象立起來,為全鄉干事創業提供堅強保障。
——強化服務效能。切實推進“忠誠型、創新型、擔當型、服務型、過硬型”五型政府建設。積極推進12345“接訴即辦”工作,繼續推動“接訴即辦”向“未訴先辦”轉變。堅持依法行政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支持工會、共青團、婦聯、殘聯、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開展工作,統籌抓好統計、科普、民族宗教、外事僑務、消防安全、防震減災、防汛抗旱等各項工作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
主辦單位:和林格爾縣人民政府 政府網站標識碼:1501230002 網站支持IPv6
聯系電話:0471-7192805 蒙ICP備16006134號-1 蒙公網安備15012302000166號
聯系地址: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城關鎮新民街北2號 積分統計查詢
索 引 號 | 1115012301170226XT/2023-00002 |
---|---|
主題分類 | 其他 |
發布機構 | 舍必崖鄉 |
文 號 | |
成文日期 | 2022-12-13 |
公文時效 |
一、2022年工作總結
2022年以來,面對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風險挑戰,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圍繞各項重點工作,真抓實干、砥礪奮進,較好地完成了的各項目標任務。
(一)聚焦“五個振興”,打造鄉村振興示范點
2022年,我鄉聚焦創建鄉村振興示范鄉,以“五個振興”為抓手,各項工作有序推進。
1.構建新型產業體系,推進產業振興。按照縣委、縣政府確定的“牛、羊、豬、草”四大產業發展思路,全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。在牛產業方面,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正緣4萬頭奶牛第一生態牧場如期建成,引進奶牛700頭,二、三、四生態牧場順利開工建設,維牛牧業奶牛養殖基地二期項目主體建設完工,即將投入生產,草原和牛萬頭奶牛養殖基地二期建設項目如期開工。待所有項目建成后,我鄉將成為全區重要的牛奶奶源基地;在羊產業方面,15萬頭奶山羊養殖基地項目已落地開工;在豬產業方面,正大生豬、正谷生豬等項目發展勢頭強勁,現代化、規?;B殖水平不斷提升,為將呼和浩特市建成京津冀安全優質豬肉食品供應基地,保障消費者“舌尖上的安全”做出突出貢獻;在草產業方面,積極推進秸稈回收綜合利用項目,提升秸稈回收綜合利用率,真正讓草產業成為一項大有可為的項目。
2.抓住本土關鍵少數,推進人才振興。加強基層人才培養,把科學識別人才、挖掘人才、培養人才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內容,結合我鄉發展實際需要,建立起了73名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,選調生4名、“鄉招村用”事業編制人員8名、“一村一名大學生”22名在各自崗位運行良好。不斷加強專業人才培訓,根據實際需求,組織各村種植養殖大戶、技術員、合作社負責人等開展技術培訓,上半年共開展2次培訓,真正讓本土人才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。
3.培育鄉風文明之魂,推進文化振興。各村文化陣地的管理水平不斷提升,文體廣場、草原書屋、道德講堂等文化設施的惠民功能不斷強化,二人臺、扭秧歌、樂器表演等傳統文藝表演隊伍不斷壯大,群眾生活更加豐富。2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有效運轉。2022年,我鄉積極對接有關部門、企業,加大送科技、圖書、電影和政策法律等進村力度,充分用精神產品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,促進農民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。
4.加快美麗鄉村建設,推進生態振興。今年,我鄉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工作,鄉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。一是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。以“三清理、三整治、四提升”為抓手,建立起了“專片有專人,專人負專責、專責必落實”的共抓機制。與123名環衛工人簽訂協議,并為環衛工人購買人身意外保險。上半年共開展集中清理整治5次。二是嚴格落實“河長制”工作。積極使用“內蒙古河長通APP”開展巡河工作,今年以來共巡河417.17公里,按時填寫巡河記錄表和臺賬,把清“五亂”作為巡河工作的重點,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。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公路“路長制”。今年來,我們積極推進農村公路建設,已建成西營子至美羊二牧村企硬化路0.58公里和蘭家房村通村公路項目2.75公里;即將完工小甲賴村至正緣公司養殖場村企硬化路6.4公里;即將開工建設海流太村至正大種豬場村企硬化路5公里。四是林業生態建設得到加強。建立林長制,與鄉級林長、副林長、村級林長簽訂林長制責任狀,全鄉共有鄉級林長22人、村級林長24人,使用“林長制app”定期開展巡林,嚴格落實保護發展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,今年共計開展巡林928次,有效防范和應對重大林業生物災害,保護現有林業資源。
5.夯實基層黨建基石,推進組織振興。24村黨支部的“火車頭”作用發揮更加明顯,“兩委”班子成員結構更加優化,干部作風不斷轉變,干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。上半年,共建成2個“最強黨支部”,到目前,全鄉建成比例達54%,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水平不斷提高。
(二)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
今年,我鄉繼續深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。一是對重點人群摸排識別更加精準,2022年,在第一季度“十類重點人群”摸排識別工作中,全鄉摸排214戶407人,新識別邊緣戶1戶1人,目前按照因人施策,已落實兜底保障和健康幫扶措施。在第二季度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全面排查工作中,全鄉完成一般戶排查5440戶10987人, 死亡4戶4人,標注穩定脫貧1戶2人。二是返貧“防火墻”不斷筑牢。我鄉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,全面推進“防貧保險”收繳工作,全鄉已收繳20126人,收繳比例達62.4%。三是社會兜底效果更加突出。目前全鄉享受低保政策的共計2780戶4610人、五保戶81人,享受殘疾人困難生活補貼764人,享受護理補貼454人,臨時救助32戶,高齡補貼689人,做到了應享盡享、應納盡納。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423戶,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。
(三)農牧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
今年,我鄉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,鄉政府與各村簽訂了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狀,切實擔負起主體責任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農化”、防止“非糧化”。全鄉種植面積穩中有增,農作物播種面積36.3萬畝,同比增長3.7%,今年建成高標準農田2700畝。農業保險工作有序推進,全鄉25.64萬畝農作物參加農業保險,投保資金達275.77多萬元。全鄉養殖大戶達500多戶,羊存欄6.9萬只,牛存欄1.8萬頭,生豬飼養量達到14.5萬頭,蛋雞飼養量達到32萬羽,御驢存欄2300頭。
(四)基層治理水平不斷提升
一是著力化解信訪矛盾。嚴格落實領導包案制、領導信訪接待制、首問負責制等制度,今年以來鄉、村兩級矛盾糾紛化解聯合服務中心受理矛盾糾紛85件,化解78件,化解率91.8%。沒有發生重大不穩定事件,全鄉社會秩序穩定。二是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。積極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,上半年,對轄區內企業、各類商店等共開展排查整治13次,排查一般安全隱患3條,已全部完成整改,全鄉生產狀況良好,未發現“散亂污”企業。三是健全完善網格化管理。全鄉現有專職網格員32名,兼職網格員121名,實現24個村全覆蓋,網格員隊伍在疫情防控、平安建設、鄉村治理等重點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四是接訴即辦能力明顯增強。我鄉共受理接訴即辦工單226件,合理訴求在規定的時限內全部辦結,辦結率100%。五是綜合執法工作成效顯著。鄉綜合執法局全面承接綜合行政執法賦權事項,對安全生產、環境保護、市場監督、國土資源等領域開展不定期行政執法檢查,執法力度不斷加強,執法整治質量進一步提升。開展明察暗訪執法行動170余次,村級林草植被毀壞的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。七是全面開展自建房摸排整治工作。我們以“排查各類安全隱患,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”為目的,對全鄉自建房開展集中摸排整治工作,共摸排8246戶,沒有發現安全隱患。
(五)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準高效
今年,我們狠抓疫情防控,全面守護群眾健康。一是應急指揮體系發揮有效。始終把疫情防控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抓實抓細,應急體系始終處于激活狀態,2月份以來,面對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,高效完成9輪核酸檢測工作,無陽性檢測結果。二是聯防聯控運行高效。組織動員村“兩委”成員、黨員干部、網格員共同參與到疫情防控中來,嚴格落實中高風險、境外返鄉人員摸排、青城碼查驗等工作,累計排查重點人員1169人,全力守護舍必崖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。三是全面推進疫苗接種工作。上半年,全鄉召開疫苗接種專題會25次,做到了每日調度,每周總結。全鄉第一針接種人數11930人次,第二針11750人次,第三針10070人次,能夠較快較好完成縣政府下達的接種任務。
在肯定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,當前全鄉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。鄉村振興發展思路不廣、產業發展與村集體和村民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夠緊密,村集體經濟發展后勁不足,綜治、維穩、環保等工作面臨較大壓力,部分鄉村干部不想為、不會為、不敢為、矛盾上交、推諉扯皮現象依然存在。對于這些問題,我們將高度重視,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改進。
二、2023年工作安排
2023年是“十四五”規劃關鍵之年,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年,舍必崖鄉將繼續堅定信心、篤定前行,在新形勢、新階段把握住發展的主動權,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按照中央、自治區黨委、市委、縣委的決策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圍繞縣委、縣政府確定的“牛羊豬草”四大產業鏈,主動開展延鏈、強鏈工作,以創建鄉村振興示范鄉為契機,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為全面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、邁好步。
為此,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。
(一)堅定不移抓鄉村建設,全面推進農業改革
——全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,加快實現農業強。一是加快人才培養和新技術培訓和應用。建立一支過硬的農牧業科技人才隊伍,加快農牧業科技推廣應用進程。抓好動物疫病防控,豬、牛、羊、禽免疫率達100%,確保農畜產品質量安全。積極鼓勵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經濟人才隊伍建設,增強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,提高抵御市場風險能力。二是加大產業基地建設支持力度。以實現工廠化、標準化、產業化養殖為目標,支持生豬、肉牛、奶牛、奶山羊產業做大做強,加快正緣4萬頭奶牛養殖項目、15萬只奶山羊養殖基地項目建設進度,爭取早日完工投產。三是完善惠農服務工作。不斷擴大農牧業保險范圍,提高農牧業抵御風險能力。落實好國家各項惠農政策,積極爭取資金,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。
——全力推進鄉村環境建設,加快實現農村美。一是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。以創建鄉村振興示范鄉為契機,抓住農村垃圾清理的牛鼻子,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,充分發揮環衛人員和公益性崗位人員的作用。二是從嚴從實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。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,落實好“河長制”“林長制”等工作,保護好舍必崖的綠水青山,堅守住好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。三是強化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管控工作。加強秸稈綜合回收利用,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,做好秸稈回收綜合利用各項工作,確保秸稈及時離田并高效利用。四是持續推進廁所革命。高標準完成本年度戶改廁任務,確保建一個,成一個,用一個。五是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。加強對規模養殖環境監管,引導規模以下養殖戶畜禽糞污定點堆肥、就近還田,力爭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5%以上。
——全力推進集體經濟建設,加快實現農民富。大力招商引資,助力村集體拓展收入渠道,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。鼓勵種養殖業合作社發展,帶動村民就業。要積極探索與駐村企業新發展模式,建立利益聯結機制,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,帶動村民增收致富,逐步形成“一村一品”。
(二)堅定不移抓民生實事,不斷增強人民福祉
——著力促進和諧安定。深化“平安建設”,抓好“八五”普法工作,增強防范電信網絡詐騙、養老詐騙等能力。持續鞏固“掃黑除惡”專項斗爭成果,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,穩步提升群眾的安全感。暢通信訪渠道,變上訪為下訪,強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,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,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。
——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工作。堅持警鐘長鳴,常抓不懈,進一步做細做實安全生產工作。常態化開展“散亂污”企業排查整改工作,隨時掌握了解企業安全生產情況,及時發現糾正不安全行為,確保全鄉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。
(三)堅定不移抓自身建設,不斷轉變工作作風
打鐵必須自身硬。面對新常態、新機遇、新要求,和關鍵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,敢擔當、勇負責、真作為,努力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。
——強化政治引領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,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衷心擁護“兩個確立”,忠誠踐行“兩個維護”,把牢政治方向,站穩政治立場,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縣委、縣政府和鄉黨委各項安排部署。
——強化作風轉變。作風好則民心齊,民心齊則干勁足,干勁足則發展興,要不斷轉變作風,把干部擔當作為的形象立起來,為全鄉干事創業提供堅強保障。
——強化服務效能。切實推進“忠誠型、創新型、擔當型、服務型、過硬型”五型政府建設。積極推進12345“接訴即辦”工作,繼續推動“接訴即辦”向“未訴先辦”轉變。堅持依法行政,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支持工會、共青團、婦聯、殘聯、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開展工作,統籌抓好統計、科普、民族宗教、外事僑務、消防安全、防震減災、防汛抗旱等各項工作。